實體產業的庫存通常包含三項,
(1) 原物料 (Raw material)
(2) 半成品 (Work in Process, WIP)
(3) 成品 (Finished goods)
(買賣業/流通業就比較簡單: 大多只有成品 (finished goods) 這個品項)
如果您是主管, 應該優先管控那一種呢?
理論上, 應該先控管第(2)項:半成品或再製品, 因為半成品, 因為未真正完成, 所以完全沒有市場價值, 所以這個項目, 要花最大心力去避免!
接下來, 應該把心力放在第(3)項: 因為成品, 雖然有市場價值, 但如果是客製化商品 (無法轉賣其他客戶) 或市場流行性商品, 一旦客戶轉單或市場趨勢轉變, 這些成品的價格跌價風險就很大。
最後則需關注第(3)項: 原物料, 原物料處理較容易, 因為轉賣時, 可以給其他行業或同業做為他們公司成品的原物料使用, 故其價值較高。
所以, 如果您是主管, 時間有限下, 應先關注 (2)>(3)>(1)
您猜對了嗎?
在企業經營上, 存貨是公司用資金換回來的資產之一, 但有很高的跌價風險, 所以各行各業都會使出渾身解數, 盡量避免持有太多存貨, 免得資金睡在(積壓在)倉庫太久 (除非您是從事原物料的行業或是預判市場即將大缺貨才會進很多貨, 就屬於例外狀況了)。
為了管控或將存貨做最好的運用, 實務上, 您常聴說的 最小經濟訂購量 (MoQ);最佳經濟訂購量 (EoQ); 安全庫存量; 存貨週轉率; 存貨在庫天數; 即時供應系統 (JIT); MRP…等工具或手法, 就是針對存貨管理所發展出來的實務技巧。(這些專有名詞有空再與大家分享)
還有一個小問題…
因為存貨太少, 萬一訂單很多, 不就錯失賺錢的機會?
存貨太多, 又會有跌價損失與資金積壓的問題, 那實務上到底應該保有多少存貨才是較好的做法呢?
答案是: 沒有答案, 依行業別特性不同而有所差異。
但您可以選一家自己行業裡表現最好的公司, 進行 Benchmark 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唷. 如果您公司的存貨數量與他們差不多, 那就代表 貴公司存貨管理的相當不錯。(如果您是老闆, 記得好好獎勵一下工廠與物管和採購人員唷)
例如:
所以, 您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相關性…產品愈熱賣, 存貨佔該公司總資產的比例就愈低. 這是一個有趣的實務現象。
那…網路公司呢? 網路公司通常沒有存貨, 所以, 就沒有資金積壓與腦人的存貨管理問題 (因為有很多不同的 SKU與生產排程與品質控管), 這也是目前想創業的年輕人最想從事的行業之一。呵呵呵!
以上是 Blue Monday 超級數字力 動腦時間的財務知識分享,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