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大不易,依據各國不同的統計資料顯示:新創公司平均壽命約為2~2.5年,這也是為何多數新創公司不到三年就關門大吉。
如不容易,熬過了第一個2.5年的死亡之谷,迎面而來的卻是第二個死亡之谷:百人規模的企業平均壽命也只有7年。
所以我們這些創業的老司機才會殷殷切切的與年輕朋友分享:如果有沒有下列這四個基本的創業家人格特質?
所以,創業之前你一定要三思再三思。
好了,簡單分享個人對創業家一些基本的「質」要求,接下來我們談談「量」的要求,在我個人長達20年在上市企業當銷售主管與自我多次創業經驗中,我總結一下我最常看到企業資金斷鏈的九個原因,也就是,有那九個財務大坑,造成一家企業資金斷鏈最後破產收局。
正如查理.芒格所說:如果知道我會死在哪裡,那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希望對大家有些幫助。
通常指的是毛利率是負的(賣一塊錢,可能虧1.2元)結果公司高層還一直留在現場 (本行),最後悲壯的成為八百狀士。如果本身不是一門好生意,就應即刻思考是否應該進行轉行?但無論您多聰明,最後都是因為這句話「這次不一樣」,造成公司破產的困境,例如:DRAM–>Panel–>LED–>煤老闆礦老闆–>O2O–>P2P–>各式各類的共享經濟,確實有些企業會逆天而行,最後勝出,但您有沒有發現到:一個不是一門好生意的新行業,原本的數千家企業最後只會留下1~2家。還記得中國幾年前的千團大戰嗎? 最後只剩下二團(美團與大眾點評)然後又合併成一團 。道理很簡單:再牛逼的團隊,連續一兩年不吃飯(完全沒有毛利),肯定死亡的。
就像網路一篇文章所分享的觀點:
「过去這10年,是中国风投最牛逼疯狂的10年。不仅有2B模式,2C模式,还创造了2VC的模式,疯狂烧钱→挤死竞争对手→垄断市场→不断融资→估值越来越高。创业者都想靠模式快速发展,很少有人关心公司的经营管理,只要能快速扩大规模,就能拿到更多的融资,只要能拿到更多的融资,就能把规模做的更大,创业者急功近利,投资人也乐见其成,反正总是有接盘侠。朱啸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VC的模式,催生了一大批独角兽,估值高高在上,可是永远都不赚钱。根据美团招股书披露,4月4日起26天内,摩拜亏损约4.07亿元。2018年上半年,摩拜营收26.6亿元,亏损30.6亿元。
在退出ofo之后,朱啸虎感慨:「烧钱起来的都是伪需求,以后不会再投这样的项目」。
#最簡單的解法:如果本身不是一門好生意,就應即刻思考是否應該進行轉行
如果你最後還是決定在「沒有毛利」的行業想打出一片江山,那只剩下一條是:要找個富爸爸或是一次融足夠多的錢,用錢燒死其他競爭對手。但這條路很困難。
#最簡單的解法:一次融未來10年所需的錢。如果融不了這麼多錢,請你天天看自己的現金流量表或是銀行存款每日的可動用餘額,這樣才不會突然有一天被財務主管報知說:公司手上現金不足,依照目前的速度只能多活三個星期,嚇死你這個創業寶寶。
一定要學會李開復先生提的「細分壟斷」觀念,在自己選定的小領域中做到專、精、深之後,才能分形創造第二曲線,轉投資其他領域。
很少看到有人同時將所有資源同時投入乒乓球、游泳、跳水、跑步、騎腳踏車、足球、籃球、高爾夫球等數種領域,然後在國際賽事中拿到好名次的。最好生存經營之法就是專注本業「F.O.C.U.S」Follow One Course Until Success.
#最簡單的解法:做到行業第一之後,再思考其他領域。
預收貨款,是指我們先向客戶收了一筆錢,但尚未完成產品或服務的交付,所以要列為「負債」的一種,叫預收貨款。
最常見的就是會員制的生意模式。例如台灣紅極一時的亞歷山大健身俱樂部、ofo, 各式O2O與樂視網…等企業
就是因為這些企業向會員預收了收了一大筆現金,通常是1~5年的會費(預收貨款),老闆的財務知識水平不足,只看到帳上現金多多,錯將「預收貨款」當成自己的「資產」,誤以為自己牛氣衝天,於是一口氣投了很多不該投的陌生領域,然後不到二年就一次GG了。
#最簡單的解法:將預收款,用「定存」存起來。一年的會費,就定期一年;二年會費收人進來的錢就定存二年,餘類推。這筆錢,雷打不動,堅決不能動用!等我們產品或服務交付後,定存也到期了,才能正式列入公司的資產:現金與約當現金(貨幣資金)
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所以經營過程中常常為了幾百萬或是幾千萬週轉不過來,於是向民間或高利貸或是信用卡/現金卡週轉,這就犯了「以短支長」或「短債長投」。
為什麼這是一般中小企業最常見的滅頂大坑呢?
因為民間借貸利息成本大約是 20%~36%。
而中小企業平均年度淨利率只有5%
換句話說,付出去的是 負的 20%~36%
賺進來的是 正的5%
二個相加,等於一整年不但做了白工,總結下來是 -15%到 -31%。
您可能不知道,全球只有三組人年化報酬率連續30年達到 20%。分別為Warren Buffett、Ray Dalio與Peter Lynch,其中Peter Lynch 只做了14年就退休,這14年的平均報酬率為29%算是地球第一名的人物,但如果他沒有提前退休,故事可能就不一樣了。
看到了嗎?
全球只有三組人,年化報酬率連續30年達到 20%。
然後這幾組人都相當富有,其中巴菲特身價累積至今約為 750億美元,富可敵國。
如果您每一年的報酬率是 -15%到 -31%? 代表你與世界的富人逆向而行,那一定會成為全世界最慘的三組人。
所以,短債長投或是以短支長,造成企業破產或是個人悲慘的人生,只是一個必然結果。請大家在經營上或是人生經營上,萬萬不可犯這個錯啊。
#最簡單的解法:與銀行建立好關係。或是用我在第一本書「用生活常識就能看懂財務報表」p.127提到的 20年期虛擬現金觀念。再者,打死不用高利貸,跪著趴著去和朋友借錢。
應收帳款,是我們提供給客戶服務或產品後,應收回來但尚未收回來的貨款。是屬於公司的資產。
因為大部份的企業都是採用信用交易,除了B2C或特殊的B2B行業會收現外。這也是好不容易賺錢(毛利)後,最後要變成現金的個過程。
毛利–>應收款–>收回變現金
這也是為什麼在銷售領域中,前輩們都會說:賣貨的是徒弟(毛利–>應收款),會收款的才是師父(應收款–>變回現金)
最簡單的解法:如果您是經營者、創業家或是高管,請務必看好自己的應收款,該收款就要全力去收款。週週都要看應該帳款帳齡分析表唷
存貨,是我們花了大把現金(料、工、費、外包費用等) 變成的產品。如果賣不出去,就會變成存貨。
#最簡單的解法:接單後生產。然後告訴所有員工,我們的倉庫是黃金打造的。請大家看好黃金倉庫,千萬不能超出一定範圍,用最大容忍限額來控管倉庫,超出一定最大容忍限額後,要求產線不得再生產,除非業務能成功賣出大部份存貨。
例如,公司存貨有8000個,一個成本要價5000元,那這個黃金打造的倉庫就有 4000萬白花花的銀子躺在那裡…您的整個思維就會不一樣了。
例如買了太多土地、廠房、機器或是汽車。為什麼會有這種買這麼多沒有立馬可用的固定資產傾向呢? 因為好大喜功,好不容易企業做成功了,一定要向親朋好友展示一下自己的威風,就像MJ年輕的時候一樣。這個要靠修煉了,請不斷地自我提醒啊。
#最簡單的解法:採用租賃或外包。
採用併購成長是2006年學者提出的快贏策略(Quick-Win) 但經過十多年的企業實証研究,併購,沒有比較好。有空可以自己去找找文獻看看,這裡就不多說了。
好了,簡單分享我個人長達20年在上市企業當銷售主管與自我多次創業經驗中,總結出來我最常看到 #企業資金斷鏈 #九個財務思維大坑
查理.芒格所說:如果知道我會死在哪裡,那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這九個坑是容易造成破產滅亡的地方,希望對大家有些幫助。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