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能力提升的學習不外乎透過:看過、聽過、學過、玩過、體驗過與失敗過…等方式,這些方法很靠譜,因為是透過經驗不斷的累加所積累出來的能力,它的核心是「連續性的學習」。
但是,當進階到大數據與物聯網的時代,事物的發展已經不再具有一定的連續性,以前不常見但現在最常見的反而是一些「不相關的點,最後不小心連在一起創造出新的趨勢」這是一種不連績性的創新,正是因為這種不連績又不可準確預測的特性,於是乎創造了跨界學習的強大需求;也是因為這種不連續的發展,意外造成現代人有嚴重的知識學習焦慮症,因為感覺這些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好像都很重要,又因為重要,所以都要學習,結果愈學愈多,頭愈悶,心愈慌,就造成普遍性的知識焦慮現象。
【這種不連續發展】的最佳例証就是 Xerox, Motorola, Nokia, HTC…因為依正常經驗(連續性經驗),大者恆大,應該是愈來愈大,但時代的進步,不連績型的進步,才不過5~10年的光景,就讓這些世界級的大公司變成舉無輕重的小角色。
(謎之音:年輕人不應該去大公司唷。因為該公司太大,所以轉向不易,等你花了十年爬上好位置之後,公司又不行了,呵呵呵。個人淺見,僅供參考。公家單位例外!)
另一個精典的例子就是TESCO量販店:該公司在英國的所有POS銷售數據中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任何客戶如果買了小娃用的S size尿布時,通常都會同時買好幾手的啤酒。經過進一步研究分析後,才發現:原來男主人因為小孩出生後被迫在家帶小孩,不能再向以前一樣可以隨意約三五好友一起去酒吧或球場看球,為了陪小孩現在只能留在家中看電影或球賽,於是乎趁著為小朋友補尿布的時候,順手買了幾手啤酒。TESCO發現這個不連績的有趣現象(因為一般常識中的尿布與啤酒沒有一定的關係性or連續性),於是改變了商品貨架陳列方式:【將尿布與啤酒放在一起陳列】,結果卻意外造成啤酒銷量比同期大增30%的優異成績。
所以問題來了,我們現在正朝向由【連續性發展時代】往【不連續性發展時代】邁進,面對這種不連績性的發展,有這麼多東西該學,時間完全不夠用,身為還要再活50年的我們,應該如何快速精通一個主題或技能呢?
我的個人淺見就是:
【結構化學習法】也就是說,你需要建立一套自己的方法,一套自己理解世界的方法!
把所有不相關的東西,能自行拆解重組或結合,再形塑出自己獨特看法的結構化思考方法,這結構化能協助您快速看出不相關的物與物間、事與事間或人與人間的整體關係(大方向)。
這就像混沌大學李善友教授的所說的:「成人的學習不是追求知識的增量,而是思維模式的更新」。
那我怎麼知道我的結構化思維對不對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每次你用您建立的某一特定結構化去解析或進行一件事時,如果成功機率愈來愈高,就代表您對這個主題或技能已有相當成熟的結構化能力,您也許就是傳說中的大神或牛B人士。
例如我的好友 謝文憲 憲哥 大眾演說與說話技巧結構化能力無人能出其右;又像簡報神人王永福 福哥的上台技巧結構化能力,出神入化;如周碩倫 (Adam Chou)Adam哥遊歷全球重要創新基地對創新主題的結構化能力數一數二,所以他的創新課程能名滿魔都北京;又如鄭伊廷 (Yi-Ting Cheng)的編程能力結構化已到世界水平;鄭正一一哥對出險判斷的準確率出奇之高;顏宏斌對資產保全活用之出神入化;賴麗雪 Shary Lai的影音媒體自造簡單到學員以為自己是超級大導演,還有我的潛水教練也是全亞洲排名很前面的國際型潛水教練陳琦恩 (Dylan Chen)…etc
ps. MJ身邊牛人太多,在對的文章或主題時,我再一一介紹大家出場,呵呵呵。沒有列上的朋友不要見怪啊
有沒有發現一件共通性? 不管什麼領域的牛人,都有一個共通點: 除了他們對特定主題研究之深(這是基本功),最重要的是有自建的超優「結構化」能力。
這也是之前我在企業的高管內訓課程中,高階主管對我的第一印象:任何亂七八糟的議題,交到MJ手上,10分鐘就能生出讓高管們驚訝不已的結構化架構;這也是我在台灣「已絕版的」頂級TTT課程中,一直與職業講師學員夥伴分享的重點:結構化!結構化! Structure First!
但是,如果您用的結構化方式,每次都出狀況?猜中或做對事的比率老是低於50%?那就代表您的結構化需要再調整,直至它幫您帶來更多的成功經驗為止。
但結構化,不是萬靈丹,只是快速幫您看清主題或事態的全貌,隨著您的技能知識不斷積累或科技不斷迭代更新時,要記得適時進行優化與調整唷。
好了,接下來分享我自己的結構化作法。這個工具結合以下三件事:
1. 我自己使用超過15年的日本「曼陀羅九宮格法」;
2. 已經是神人等級還能飛速進步的不斷研發新東西的xdite「極速讀書法」
3. 最後刺激到我改良現有結構化方法的是2017年五月份在北京教了xdite團隊,xdite 聴完我課程後現場立馬改良且提出比我更好的結構法。
哈哈哈,只要身邊一直有牛B的人,偶爾與他們交流,時不時就會強迫自己進步!
如何快速學會一個主題?
1. 買下相同主題的書籍至少5本,能買10本最好。
2. 將主題寫在曼陀羅九宮格正中間。
3. 透過前面提到的5~10本書,找出這個主題的核心觀點三個(①②③),為什麼只有三點? 因為這會強迫您找出精華中的精華,強迫你在每本書的3~5個核心點中,5本書就有15~25個、10本書就會有30~50個,找出重中之重:三個核心點! ①②③
4. 這時候,化學變化出現了!因為你被迫只能選三個(從15~50個之中選擇),在選擇過程中您會天人交戰,思考再三,因為只能留下三個,想著想著,很可能突然出現您的洞見 (Insight) ④,也就是洋人口中的 Aha moment (頓悟時刻)
5. 接著,您再思考看看你的洞見,是否能再解構 or 再與前面三個核心點①②③重組看看,也許就蹦出針對該主題更棒的觀點⑤
6. 然後要有實驗精神,想想看有那件事?那個人?那個案子可以讓你可以用最低成本的方式,試一試?創造出示範案例或成功案例⑥?
7. 透過⑥的過程,再看看能否改造一下,讓下次變更好,來個加減乘除⑦的創意手法。加一加什麼東西進去看看? 減一減某些元素看看會不會更棒?連一連(相乘的觀念)其他不相關因子看看是否能更好? 除一除指的是把一整串東西全部丟掉看看效果是否更好,也許因此找出極簡的方式⑦學會這個主題?
8. 最後就是行動!因為學習沒有行動就等於紙上談兵,學再多也沒用。為了降低您的行動疑慮,您只要想二個問題即可⑧:
如果去做的話,最大的風險或損失是什麼?如果不去做的話,最大的風險或損失是什麼?
用數字化的思惟,能有效戰勝情感上的糾結。That’s it!
最後,再看看,透過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的步驟,是否有失焦?是否要回歸您想學習的主題⑨?
Ps 九宮格中右小角的方框是用來記錄觀點的出處或頁碼用的。
這樣就能創造屬於自己的獨特結構化思維方式。同理,這份表格您可以用來:
(A) 解決一個問題?
(B) 發想一個行銷專案?
(C) 創造一份7H的大課教材?
(D) 評估要不要轉行換個工作?
(E) 甚至是讀一本書…etc
最後提醒:MJ分享的只是一種結構化的思維模式,就像昨天分享的【優先地圖決策模式】一樣,它只是一種工具!
這個工具,你可以留下你覺得最棒的幾個點,再加上自己新的洞點(不同的觀點),然後改造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的步驟,運用這個「曼陀羅九宮格法」,就能創造出自己的專屬的思維模式。反正最後不要離題就是了,①②③④⑤⑥⑦⑧,要能回扣您的主題⑨唷。
這個工具,能有效解決跳躍思考但常常無法回到問題本質的創意型朋友們、或是職場新手遇到問題不知如何下手?或是已有架構思維卻缺乏行動與風險評估因子的職場老手們。
這個工具,讓有結構化能力的人更優化、讓無結構能力的朋友有個框架依循使用。
Again, 我分享的方法沒有對或錯,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所以請您自行參酌使用唷。希望MJ個人的思維模式方式,對大家有些助益,一起加油啦。
以下是原稿,供大家自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