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词来形容一种体验
不知道你有没有曾经经历过这种体验。如果没有,感觉确实有些可惜。因为我认为这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体验之一。
通常在两种情况下,你会体验到这种超乎寻常的感受:
经过了长久的思考,甚至是黑暗的探索突然理解某个问题
突然之间把两个未曾觉得有关联的知识融会贯通
我猜测这种体验的元凶是大脑长期活动后,神经元之间产生强连接时释放的多巴胺。不管他是什么,这种体验实在是太爽,以至于可以称之为大脑高潮。
最近又一次有意思的大脑高潮,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近期学习了MJ老师的超级数字力,是讲财务知识。
薛老师之前讲了一些有意思的经济学观点,破窗谬误。
就是一个顽童把窗户打破了,这时候窗户的主人, 就要去卖窗户,这将刺激窗户的生产。制造窗户的工人接到订单,有了钱以后,他可以去买面包。面包工人又可以去买衣服。这样就推动了一连串的生产。所以破窗谬误的支持者说,有破坏才有进步,破坏本身是好的。
这个说法在表面上看好像还真有这么点道理,但是一般来说直觉上都觉得好像不是这么回事。如果破坏能够推动社会进步,那大家自己每天砸自家窗户好了,也不用等着别人来砸了。在专栏中,老师也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比如说日本经历了原子弹才能发展这么好,应该退回到手工织布,大家亲自去种地而不是用机械等等。我觉得这些例子都十分生动解释了这个观点,可是总是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难道我们只能用反例来证明,而不能通过数据来优美的证明这个道理么?
这个时候我突然想到MJ老师讲的财务知识,终于有了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公司的财报反应了一个公司的经营状况,其中有一部分数据显示这家公司的经营能力。
其中前两点大家估计都不陌生,对最后一个概念或许需要稍微解释一下。资金周转率你可以理解为饭店的翻台率。一家店一个晚上每桌有三批客人来,而另一家店一个晚上只有一批客人,你说哪家店的生意好?
你看这些概念其实都不陌生,理解起来也不难吧。那我们再来看一个公式
毛利率 = (营收 – 成本) / 营收
这个也简单,我想大多数人都能理解这个公式的意思。那这些概念和公式怎么和经济学的破窗谬误联系起来呢?
如果从单个的工厂角度,窗子砸得多确实订单会多,生意会好。但是如果我们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去看,我们把营收换成整个社会总体价值,那看到的就不一样了。实际上窗子生产得多并没有增加社会总体价值,因为多生产的那些窗子都被砸坏了,并没有对社会产生有意义的价值。于此同时社会整体的成本在上升,因为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去生产窗户。这时候我们如果把国家看作一个大的企业,每年都生产很多不同种类的物资。同时有两个国家,他们最后生产出的物资是一样的,但是有一个国家因为自己没事砸玻璃玩,最后导致投入的原料和人力要多很多,那你觉得哪家更好?我想直觉上你也会有个判断了。
进一步我们通过财务知识来分析一下。整体社会总价值没有变,但是成本上升了,那毛利率就减少了,资金周转率也减少了。财务上这两个指标的下降,意为着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当然公司整体的状况还要看其他许多指标,这两个只是其中一部分。)就好像原来公司每个人可以赚一百万的,现在每个人只能赚十万了。前者就可以提供自助餐,而后者就只能提供饿了么。那现在把公司换成整个社会。社会经济运行的总成本增加,导致的就是社会生产效率的下降,那这个社会就变成一个不那么优秀的企业,而这个社会中的成员(也就是每个人)平均能得到的利益就会减少。
通过对社会这个虚拟企业的财务结构分析,清晰验证了破窗谬误的道理。(如有不妥欢迎拍砖。)真的没有想到这两者之间还能产生这么奇妙的联系,那瞬间被击中的感觉简直不能用语言表达。
如何能够产生大脑高潮的体验呢?有什么办法让人市场拥有这种超能力呢?
通常用来描绘这些体验的词汇总是让人觉得毫无规律,摸不着头脑。不过我认为或许还是有些方法的。
对于某些特别的天才来说,或许不需要第一点吧。不如神一样的卷福,通过肤色,着装,姿势都能判断一个人的经历,这简直有点神奇。对我们普通人来讲,只有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让我们产生这种被电击的感觉。比如我们在学校里做数学题,有些题目就是那么讨厌。一开始你怎么也想不出是怎么做的,但是经过你不断去思考,哎,终于想出答案的时候,你可能就会在心里骂,艹,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之前没有想明白。
跨领域学习和思考某个知识能否运用在别的地方可以结合起来看。就比如前头我提到的例子,如果我们知识在经济学的理论上去看,可能会有一个感性认识,或者至少在我现在这个层次还不能从经济学的理论上去论证。但是从财务知识的角度,通过视角的转换就可以把一个不是那么清晰的问题解释透彻。说不定哪一天经济学上学到的知识还能用在别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