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先上綠角資產配置的課,再上超級數字力的,所以先講結論:綠角投資法適合懶人/忙人/看不懂財務報表或懶得看的人(醫師),以穩健為主;而想要更上一層樓,像巴菲特那樣的”價值投資法”,或是想創業/了解公司營運/增加財務知識的,適合來上MJ老師的課,”有機會”有更好的獲利。
如同MJ老師說的,不懂的東西不要亂買,以我看到的例子而言,很多醫師前輩確實是很忙,加上”貌似”錢多,根本是理專們眼中的羊牯,很容易莫名其妙被推銷買一些自己也搞不懂的產品而投資失敗。
我的理財過程,始於實習的時候,雖然只有25k,不過因為很忙沒什麼花到錢,還是存了一點錢買了一張當時40多塊的宏碁(為什麼喔?因為我用的電腦和筆電是宏碁的,其實就是–>瞎買)。後來到了85塊的時候,自己覺得差不多可以見好就收了,所以賣掉(還好有賣因為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惹XD)。這當中完全是財報絕緣體,跟著感覺走,只能說是運氣很好。
嘗到一點甜頭之後,想說職業特性確實是蠻忙碌的,就跟風買了基金,也沒有考慮到管銷費用啊什麼的,所以當然是把賺的錢又交學費了。
出社會以後,處理掉母親過世留下的套牢股票,開始自己的投資。有一點點概念(知道要選EPS比較高的公司),但又不是很清楚(現金流量、資產負債、損益表感覺都一樣XDD),投資也是有賺有賠,直到我讀了綠角的書、上過課,才比較確立ETF是比較適合我們的投資工具。但手上的存貨該怎麼處理呢? 決定來上MJ老師的課惡補相關知識。
老師上課很生動,不會讓你睡著或是有時間滑手機(誤);餐點很好吃,應該是我上過的課裡面屬一屬二好吃又健康的(吃貨很好收買XDD)。關於房貸(雖然決定不買房子了)要能貸就貸還有虛擬現金的概念,對我來說是聞所未聞,是一個新的啟發。(因為本人生性保守不喜借錢,連信用卡都很少分期,所以完全沒想過可以這樣用。)
然後再次確認開業不是一門好生意!(笑) 因為不符合做生意的”快收慢付”,在剛開業的時候一定是燒錢,沒有現金流【有時候還要免掛號費招徠人客,健保局付的又會打折、核刪】,但要付的錢,都是已經要付出去了!!!除非有存夠錢,可以撐到開始賺錢(或是賺錢能力很強),不然會倒掉~。
上完課之後,其實很多觀念是相通的,就算以ETF為主要投資工具,還是可以多訓練自己看財報的能力(才不會老人痴呆XDD);再來就是現金為王,有機會的時候,不妨在風險可承擔範圍危機入市。
以前走過的路不會是沒有意義的。或許正是有這些經驗,上課更能夠吸收,應用在踐行上。有需要的朋友,非常推荐你們來上課,可以現在就避免踩雷,而且老師再過幾年要退出江湖了(笑)。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