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之前上過財務報表相關的課程,也看過好幾本「第一次看財報就上手」那類的書,但總因為記不住艱澀的專有名詞和疏於實做導致沒有完全理解,總覺得有些缺憾。過年時看到MJ老師的課還剩1個名額,想說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試試看。
上過課之後終於明白為什麼網路上對MJ老師的「超級數字力」評價這麼高,因為MJ老師上課不使用生硬的財會語言,而是用「中翻中」的方式讓一般沒有財會背景的學員也能快速掌握三大財務報表背後的含義與關連。例如MJ老師先從一般個人存款的邏輯,推演出「收入」-「食衣住行育樂」-「紅白帖」-「利息」-「所得稅」=「存款」,類推到企業就會有對應的「銷貨收入」-「費用」-「其他收入/支出」-「利息」-「稅」=「稅後淨利」。
當個人有了存款後,就會思考是該「留現金」、「借朋友錢」、「買股票/基金」、「買車/房」,或是「還欠別人的錢」、「還車貸/房貸」、「給長輩錢」,而類比到企業的營業收入,就會產生如「擴產、海外設點、投資設備」、「還銀行貸款」、「提撥紅利/股利」的選擇。對五大財務比率-財務結構、償債能力、經營能力、獲利能力、現金流量MJ老師也有很白話易懂的翻譯。
而MJ老師的教學方式更是讓我印象深刻,每個章節先以情境題的方式切入,讓小組討論哪一間公司比較值得投資?哪一份財報已顯現出破產的徵兆?再揭曉答案舉出實例讓我們驗證並說明業界狀況。再來每位同學都會有個大張的財報模版與印有相關科目的小撲克牌,在教學每張報表前學員要先自己排列相對應的科目,再透過聽講來修正先前的錯誤理解,加強刺激學習的印象。
MJ老師強調現金為王的概念,也一再叮嚀財報一定是三張一起看的,公司有好的營收也可能因為現金周轉不過來而倒閉,教材的設計也清晰地呈現這樣立體連動的概念,上完之後腦海中三張報表的形狀也印著不走了。
除了教如何看懂看通財務報表之外,MJ老師也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經驗與投資哲學,你是買企業不是買股票,設想你買支手機都會上網比價格、比功能、比C/P值了,花自己血汗錢買股票前不先看看公司財報嗎?
記得以前和WH聊過他對撲克牌21點的深入研究,WH說上牌桌時必須全神貫注算牌,研擬出牌策略,不粗心不犯錯,時間拉長來看賭21點是有機會得到大於1的期望值(雖然也只大一點點)。對比在菜市場或路邊聽到某某公司的小道消息,沒花幾分鐘研究一下該公司營運成績單就進場的短線投資高手,有時還真不知道在牌桌上瞇牌的是誰呢?
#希望日後也能成為這麼厲害的講師
1.《用生活常識就能看懂財務報表》-林明樟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4573
2. 五大財務比率分析:財務結構、償債能力、經營能力、獲利能力、現金流量。五大財務比率的中翻中可以參考附註MJ老師的公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