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 Albert Yang 推薦,趁空去上了一整天的 #超級數字力 財報分析課程。由於前一天還熬夜參加線上醫學研討會,我的時區落在美東還沒調回來,因此課程一開始就被老師含金量極高的連珠炮,轟的差一點跟不上。在此呼籲日後大家去上課,要睡飽再去,不然恍神漏聽幾秒都很可惜。
懂財報很重要,連陳德禮也這樣跟我說。無奈我書架上好幾本 “一小時看懂財報”,”國際財報很好懂”,都被我束之高閣,書上每個字我都看得懂,湊在一張表上,我就被淨利、營業利益、毛利率這些名詞給搞混,在臉書上追蹤了好幾個財經的粉絲團,每次看到文章寫財報我就跳過。有鑑於此,我為了學會自己一直想搞懂,又懶得花時間念書的財報,就報名參加了這個課程。
林明樟 老師的課上的飛快,我一時好像回到高中上補習班的狀況。耳邊彷彿傳來 “同學,我們今天要趕進度” 。我記不起來自己已經有多久,沒參加醫學會以外的研討會。我們一路走來,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愈鑽愈精,從一般內科學到次專科、到各大醫學會聽取最新的治療進展,再從臨床聽到基礎,並延伸相關應用。換句話說,我們在自己的舒適圈裡,把城牆愈築愈高,會的東西愈來愈深,每每看到同科學弟妹,在研討會上露出疑惑的表情,都很想拍拍他們肩膀告訴他,再多幾年見識你就會了。
今天的狀況,對我則是一大震撼,可以說是一種砍掉重練的概念。
我雖是資深菜籃族,但對財報的知識卻十分貧瘠,所以當我一開始跟不上的時候,我不禁懷疑起自己資質很差,想舉手請老師講慢一點。好在後來習慣了老師的步調,並且他也用心的反覆舉例,去驗證他前面講的觀念,我才逐漸吸收消化。
他一開始就笑著說,今天要把大學的財報相關課程,濃縮在七個小時內教完。他也真的達到了,從損益表講到資產負債表,最後講到現金流量表。
並舉了數十個例子,帶我們有系統的用財報表看一家公司的好壞:
他教我們,先看現金流量表(現金流量比、現金流量允當比、再投資比率,記好各要 >100% >100% >10%心法),並了解現金為王的觀念(最好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比例 > 25%),接著看財務結構(公司的負債佔資產比例最好是50%上下)跟股東報酬率(RoE),接著回溯看到損益表上的1. 銷貨毛利跟2. 營業利益,並同時參考公司銷貨收入(銷貨規模),再看到淨利決定這是不是一門好生意。再看公司的經營能力(老師比喻為餐廳的翻桌率)。光看這九項,MJ老師就這樣帶著同學看了幾十家實際公司的財務報表,讓我們不知不覺中,學會粗淺的判斷一家公司的好壞、前景如何。他也很用心的整理了不同行業別的財報類型,並強調一切都用順著邏輯的方式去判斷。
我再次強調,他的課就像是高中補教名師那樣,聽的很爽,也確實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學會很多重要的東西。看財報一定不只這樣的看法,而且師父領入門後,後續的練習、精進在個人。西方有句話 “I was once blind and that now I can see” 有了這些基礎,日後不論自己要投資,或者純粹有興趣想看看自己關注的幾家公司營運表現, 都多了很多的武器可以運用。